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4. 南唐和谈(2 / 2)

韩令坤采取奇袭战术,白延遇率数百名骑兵在天亮前悄悄抵达城门,城内防备并不严格。

天亮后,白延遇的骑兵趟过护城河,抢占了北城门的吊桥,突然冲入城中,城内的军士很害怕,边战边退。

广陵是南唐的东都,留守贾崇自知打不赢,慌乱之中放火烧城,带领骑兵从南门而出,弃城往南逃跑。

而广陵城的副留守冯延鲁虽是武将,却剃光头发,披上僧服躲藏进佛寺中,但周军还是在寺庙中抓获了他。

韩令坤率军随后到达,他按照柴荣事先的告诫,没有伤害百姓,还保护那里的李璟家族的陵墓寝庙。

……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此次淮南战役中,担任禁军的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因有功升任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相当于由分部到了总部。

驻扎在滁州的赵匡胤没有闲着,他继续扩大战果,离他最近的唐军是天长军,赵匡胤写了一封信给天长军制置使耿谦:

“耿将军,滁州已被我牢牢占据,天长县一弹丸之地,难挡我周军天师。将军要顺应天势,归顺中原大朝,也不失将军之位,如若不然,当城破之日,天长又生灵涂炭。”

天长军制置使耿谦知道自己难以阻挡,并且滁州、广陵(扬州)已经被周军占领,天长县失去了屏障,只能是江北的一座孤城,他最终答应出城投降。

周军顺利占领了天长县,这里竟然还储存了粮草二十万担,都统统成为周军的军粮。

……

李璟得知老巢广陵城被占领,担心附近的泰州城也保不住,因为泰州住着原吴国的杨氏皇族(杨行密的后代)。

李璟就派遣园苑使尹延范前往泰州,把杨氏皇族的后代迁到润州(镇江市)。

尹延范到了泰州,把这些人全部收罗在一起,立即押解上路。

但他觉得路上不安全,总是担心这群皇族会生事端,于是将这群皇族当中的所有男子全部杀害,共杀了六十人。他随后返回金陵。

李璟对此十分生气,怒斥道:“杨氏一族是我南唐的开国创始,你竟敢擅自作主灭其男族,断其香火,这不是把我李家推入不忠不义的境地吗!”

李璟诏令把尹延范腰斩于市。

果然,韩令坤从广陵又直奔泰州,泰州城内防守空虚,泰州刺史方讷弃城逃往金陵。

噩耗对南唐来说一直不断,光州都监张承翰也献城归顺了周军,寿州城内也有徐象等十八名将士投奔周军,南唐在长江以北的势力越来越弱。

……

李璟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求和,他再派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工部侍郎李德明觐见周世宗柴荣。

三人启程前往淮北周军的军营,又送上黄金一千两、白银十万两、绫罗绸缎二千匹。

南唐的使臣当面奏报柴荣说:“我唐国愿意削去国号称臣,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的土地,献给大周国。”

周世宗柴荣与大臣们商量如何处置南唐的请求,武将们说:“我们就要攻下寿州了,不能功亏一篑,中了南唐的诡计。”

窦仪也说:“我周军士气正旺,不可轻易相信南唐,占领淮北也只是我们的阶段性目标而已,现在如果放弃,今后如何再发军前来?”

柴荣不再犹豫了,他也赐给南唐国主书信:

“淮南境内,我已经平定了六个州,庐、寿、濠、黄各州,也很快就能攻下,而其他各城都不堪一击。朕要得到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至于南唐国号,没有削去的必要。只要献上淮南各州,我军立即罢兵。如不同意,就从此断绝往来。”

周军也不等待南唐的回音,继续攻打寿州城(安徽寿县),以战促和。

南唐的使臣李德明此时无计可施,他又上奏柴荣说:“请陛下宽容我们几天,待我们回到江南,取回本国表章,奉献出江北全部土地。”

柴荣答应了他的请求,让李德明、王崇质带书信给李璟,但扣留了孙晟。

……

南唐的使臣返回金陵,李德明奏报李璟:“今观周国军队非常强盛,周世宗在军中有威德,当前形势对我军很不利,不如考虑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换取周军撤兵。”

南唐的老臣宋齐丘说:“我国如果割让江北土地,江南就难保,李德明故意夸大事实、卖国求荣,与昔日向刘备献西川地图的叛贼张松一样,请求陛下将他处斩,以谢国人。”

李德明性格耿直,平时也得罪了一些人,其他与之有仇的大臣也趁机攻击他。

李璟再三思索,没有答应割让土地,并且同意大臣们的意见,下令斩杀了李德明。

随后,李璟展示了强硬的一面,派弟弟、齐王李景达率六万兵增援前线,任命陈觉为监军,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后军。

同时,南唐还派人赶赴泉州招募勇士,闽国以前的将军许文缜、林仁肇、陈德诚等人,都响应招募,赶往金陵,随即被派往前线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