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4章 向地主阶级迈进(2 / 2)

余大叔却大喜道:“这也行?”

黄元肯定地点头道:“当然行!本来不收大叔的也没什么,但村里人多,若不定个规矩,难令人信服,说不定大叔和婶子还要听人闲话,我们也不好偏一个收一个的,只好这样行了。”

余婶子激动地说道:“这主意好!你家的柴火我们包了。黄小夫子这样怜惜我们,这点事再不做,人家还不骂我们不知好歹。就是有一样:旁人家每月都交二十文,我家就砍柴,这柴火不值钱,你们一年又烧不了多少柴火,我们太占便宜了。人家还是要说闲话的。”

她男人也表示这太轻松了,怕人不服。

黄元本是心疼姊妹,试探着这样行事。见他们乐意,他心里便有了更大胆的决定。于是又道:“这也没什么。我又有了个主意:大叔身子不好,索性这砍柴也别做了——我交给别人做去——你们帮我家另做事。”

余大叔两口子顿时面现急色,生恐他提出难事来,自己无法完成,倒不如砍柴了。

黄元一笑,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一面指向正切菜的杜鹃道:“瞧,我家喂了两头猪,我姐姐每日都要打理这猪食。我瞧你家这两个小子很乖巧听话,我便安排他们读书之余,或早或晚,每天帮忙挖一担野菜回来喂猪。如何?”

余大叔听得更喜——这可比砍柴更容易了。

“哎呀,这样简单的事……”

“可别觉得简单。做一日容易,日日坚持则难。晚辈这样安排,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挣束脩读书,一则是让他们为父母分忧,二则是为了磨练他们的心性,三是令他们谨记:寒门学子若想出人头地,就得比旁人多下苦功。我早年间,也曾在府城摆地摊卖画呢!”

这番话,大致的意思余大叔是听懂了,眼睛就红了,推着俩儿子去给黄元磕头。

那两娃儿确也懂事,立即就朝黄元跪下了。

黄元坦然受了他们一礼,又告诫了他们一番,并让杜鹃指点他们如何做事。

杜鹃都听傻了,这才醒神,忙说这虽是野菜,却是她家特意种的,就撒在地头埂、山脚下、土坡上,所以……

等余大叔一家心满意足地离开后,杜鹃看着黄元还有些发愣,她觉得,如今黄家正向地主阶级迈进,快要脱离劳苦大众了。往后她是不是都不用干活了?

“这样安排如何?”

黄元笑问她。

杜鹃道:“好是好。可是你说的我怪不好意思的:你家姐妹就算不是如狼似虎,跟娇弱也挂不上边,砍柴更是砍了十来年了,何来吃力?”

黄鹂和黄雀儿听了一齐掩嘴笑。

黄元道:“你说得我心中更愧了。”

因问她们,还有什么事可以拿出来让人代做。

黄雀儿道:“还有什么事?饭总要我们自己吃。”

杜鹃也笑起来,道:“这样下去,就得买丫头来伺候了。说实在的,那样虽然享福,可是家里多出外人来,我还不习惯呢——我们一家人自在惯了的。”

黄鹂猛点头道:“对,多了人可不成!”

黄元一笑道:“我自然知道你们心意。”

这时外面又有人喊,黄元忙跟姊妹们打了招呼,携任远明去了私塾,黄鹂在后娇声叮嘱“哥,晌午早些回来吃饭!”

黄元回头答应,笑对她们挥手,还加了一句“我要吃脆脆的炒藕片!”黄鹂满口应承“嗳!”

杜鹃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差点切了手。

这一日,又收了十几个学生,比昨日轻松多了。黄老实两口子在地里劳作,因有人帮忙,下午也早早就收工。而杜鹃姊妹免除了外出干活的工夫,收拾家务自然更驾轻就熟,晚饭烧好后,又将院子清扫干净,搬出了小桌子、凉床和竹椅,并准备了瓜果,以备纳凉之用。

一圈野篱,圈不住农家欢乐,清脆笑声溢出墙外。

黄元归来,还在院外,听见这笑声便觉神清气爽;及至进院,又见姐妹们跟蝴蝶似的轻盈地在院中穿梭,心中更是充斥幸福、宁静、悠闲和安乐自在等种种滋味。

黄鹂和小顺见他来了,立即奔过去。

黄元兴致一起,趁着吃饭前的工夫,就在院里教弟妹读诗文、讲解文坛趣事。

饭后,他兄弟姊妹们纳凉说笑,黄元又教黄鹂弹琴。

杜鹃坐在竹床上,依着黄雀儿,悠闲地摇着五彩羽扇。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她忍不住打趣道:“黄鹂,你这弹的跟小宝哥哥锯木头差不多。你累点不要紧,我们可要好一段日子要熬了……”

黄小宝哈哈大笑。

黄鹂听了满脸不服气。

夜静星稀的时候,笑声停了,黄元与杜鹃论起经史文章来,其他兄弟姊妹都在旁听着,小顺听得不想走……

一切安排妥当,私塾定于七月初一开学。

这日上午,梨树沟来了一群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