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章 纵横(2 / 2)


卫无忌沉吟起来。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句话,被太史公写入了史记,可谓是广为流传,后世之人都知道。说秦灭六国,以楚为最无辜,楚人深怨秦,故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听起来,很像一回事。

但是现在的卫无忌却不以为然。

这种预言,只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他预言准了。

如果亡秦的不是项羽刘邦,那么某国虽三户,亡秦必某的,预言一样有。因为这样的预言,卫无忌也听过。

不过也不能说他说的一点道理也没有。

因为楚不同秦,秦也好,战国其他七雄也好,都是周所出,礼法价值观等等,有相通之处,唯独楚自成一脉,楚王当初自己都说过,我蛮夷也。

这样的楚国被秦国打下来,粗暴的行秦法,所遇到的防抗是六国之中最大的。

故而楚地成为首义之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卫无忌说道:“这个预言,虽然荒谬,恐怕他说准了。”

张良说道:“陈胜首义故而天下英雄,具服陈胜,君上举事时间,与陈胜相差无几,想不想与陈胜一争首义之名?”

卫无忌连忙说道:“我不可不想,不要看陈胜已经派兵进攻函谷关了,但是我看秦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定然会有凶狠的反扑。厉害的在后面。”

张良不由的露出一丝赞赏的目光。说道:“现在各路义军之中,以楚国的实力最大,君上愿意为楚臣吗?”

卫无忌怎么会愿意啊?如果当初卫无忌等天下群雄并起之后,再相应陈胜,当楚臣也就当了,但是现在他的实力是卫无忌自己一刀一枪的拼下来,又怎么愿意,为人臣子啊,即便是一时的。

而且卫无忌又不是楚人,即便他愿意为楚臣,恐怕也得不到信任。

卫无忌说道:“无忌,不愿意。”

张良说道:“北方群雄也不愿意。”

卫无忌的眼睛一亮,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但是一时间却想不明白。目光炯炯的看着张良,等张良解释。

张良继续说道:“当年楚晋争霸,可以说北方之人,从来视楚为蛮夷,又因为其强不得不重视。而尽楚复强,北方群雄不愿居楚之下,又不得不为之。而君上虽然后发于陈胜,但与其同时,也算是有所威望。而且东郡四战之地,如果不能安静四方,君上也不能西与秦争锋,北方之地,燕地偏远,不必提,赵地残破,亦不必提,唯独齐,举国降秦,田氏于齐无损也,待田氏复起于齐,必北方最强,君上何不举去齐为北方盟主,西与秦争,南与楚争,且背靠诸国为援,君上亦能举兵与秦战。”

张良这么一说,卫无忌忽然明白过来了。卫无忌不由的深深的佩服张良,张良不愧为张良。真人杰也。

卫无忌也知道,东郡的地理位置对他很不利。卫无忌先与齐国结盟,再将齐国推上北方盟主之位,那么作为齐国的忠实小弟,齐国能不照顾卫无忌吗?

有齐国为援,卫无忌就可以放心的与秦国征战了。而且这样一来,南方为楚,北方为齐,卫国在秦国眼睛之中,就变得不起眼了。

这样一来,卫军就不是秦军的眼中钉肉中刺。给了卫无忌安全发展的空间。

卫无忌比谁都明白,很多时候,一时的胜利不是胜利,最后的胜利才是胜利。

群雄并起之时,最好不要冒头,冒头的人只会成为为王先驱。卫无忌可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只是事实真能如卫无忌与张良所想吗?

卫无忌与张良定计之后,将濮阳竹叫来,为濮阳竹细细的交代一翻。濮阳竹心领神会,这才下去。

这休整的数日里面。濮阳城中的也是忙碌非常。

不论是卫熊的东征,还是卫无忌的西征。都是要行军很长一段路。卫无忌还好,白马与濮阳相距不远,而东阿的距离却是不近。故而整个濮阳城都在为卫熊先准备东西。

军粮帐篷等等。好一阵忙碌。

卫无忌将卫熊送走之后,才着手西征。好在白马并不远,不需用多准备,两日就在白马城之下了。

卫无忌再次看见了杨熊的旗帜,却已经攻守易势了,此刻成了卫无忌攻,杨熊守。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卫无忌来到白马城下,下令道:“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