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章 河北策(2 / 2)

散了席。卫无忌送走武臣诸人,回去之后洗把脸。再次召集张良,黄复等人。

此刻不在濮阳,否则濮阳竹,卫伯玉等人也不会少,再次继续已经商议数日的问题。就是大军既然已经解放出来,那么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是西向,南向,还是北向。

对于齐国早已有所定论,田氏在齐国,根基深厚,可为援而不可图,尽量与齐国结盟。这一点在濮阳都有共识。

其实对南方之前还有疑虑。但是今日听了楚国的消息,卫无忌已经有了定论了。

卫无忌说道:“南方楚国势大,可以攻伐,但是不用投入主力,令卫熊攻下安顿东阿之后,南下攻定陶,及魏地。原则上尽量不要与楚国冲突。也不要太往南,不得过睢阳。”

卫无忌给卫熊画的大饼并不小啊,不过卫无忌想来卫熊能攻下定陶就不错了。

定陶是故曹国首都,秦穰侯封地就在陶,也是秦国当初在东方的重镇,在东郡之中,定陶是不下于濮阳的重镇,甚至有人曾上奏始皇,想单独割定陶为陶郡,只是始皇没有允许而已。恐怕不是那么好打。至少不会望风而降。

其他方向都处理完了,最后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卫军主力万人的去向。是攻西,还是过河攻河北。

这个问题卫无忌也不知道该怎么选。

黄复先发言,说道:“用兵之道,避实就虚,吴叔广攻荥阳不下,两军正相持,有数十万之多,我等攻西,如得地,归楚乎?归卫乎?且吴叔广兵多将广,亦不能前,我卫军区区万人能有何作为?莫如攻河北。河北之地,我赵墨轻车熟路,且秦灭六国,赵最为惨烈,赵人对秦,无不切齿。此谓民心可用。”

张良说道:“不然,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于一世。秦灭六国,以赵最为惨烈。自长平至赵亡,反复数战,赵青壮具亡于秦,于今不过十几年。赵国民力未复,国力不堪。不足为凭,且秦国精锐尽在长城,他日秦兵撤长城而南,我何以对?”

卫无忌听他们双方说话的理由,已经听了好几遍了,他自己也翻来覆去的想,结合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得出以下结论。

河北很好大,因为武臣曾经当过赵王。卫无忌看现在的武臣军,还不如自己的,武臣能做到,自己定然也做到。

第二就是河北很危险,不说别的,决定秦国命运的巨鹿一战,就在河北。

黄复说的对,张良说的也对。

但是该怎么选择啊?

他现在才知道,世界上很多选择没有对错。他犹豫不能决断。

此刻门外侍卫禀告道:“君上,陈余先生请见。”

卫无忌一看黄复与张良,两人说道:“我们先下去了。”

卫无忌起身送了张良与黄复,想想了,又叫侍卫追上张良给张良递上一句话。

不一会儿,陈余进来了。

陈余比张耳小十几岁,张耳已经是垂垂老矣了,陈余却在他最成熟的时刻。

如果说女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她二十多岁的时候,而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是他四十岁上下的时候。

这时候的男子,已经褪去了青涩,无论是体力,智慧,精神,经验,都是最巅峰的时候,正是他们最有魅力的时候,直如现在的陈余。

卫无忌起身相迎,两人分宾主坐定,说道:“不知道陈先生有何教我?”

陈余说道:“我观君上心中有所疑虑,不知道然否?”

卫无忌说道:“然也。”

这是卫无忌到这个世界的体会之一,诚实是一个很好的品德,因为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你说谎的时候,没有人揭穿,但并不代表没有人看穿。对聪明人最好是诚实一点。

陈余说道:“我有一策,可以解君上心疾。”

卫无忌说道:“愿闻其详。”

陈余说道:“我之策,为河北策。”

陈余这一翻话,是他与张耳推敲很久的计划。此刻说出口来,他两眼放光,散发出不一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