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四章答案(2 / 2)

  邱白等人没有半点喘息时间,笔纸一刻不停,接待一位又一位难民,为他们登记粮票,发放银钱,有的难民比较聪明,粮银各要一半,这无形之中加大邱白等人的负担。

  林庶灵见天色不早,马上要到学堂开课时间,先前缺过一天的课,再无道理缺第二天功课。他召集从码头回来,疲惫不堪的夏戈挺胡进等人下场帮忙,一边差人去秋实学堂报信,向先生告假半日。

  谁知报信的伙计没走出大门,秋实院助童晓馨带着其余未到场的秋实学员来到沈家粮库,人群中可见华新民的身影。

  至此,秋实学堂除被开除学籍的赵曙外,其余三十五人全部到场。这是众人自码头历练后,第二次在学斋外的地方齐聚,恰好第二次齐聚的地方同样离明州码头不远。两次的时间也很巧合,第一次发生在卫发战争开战前的初夏,第二次是卫发战争结束后的初夏。

  所有人不曾想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人员齐整的聚会。

  “你们怎么都来了。”林庶灵迎接院助大人,见大部队到场一头雾水。

  童晓馨笑道:“先生一早被明州府衙派人唤走,学堂没了先生要停半日。大家都在谈论你们的丰功伟绩,索性就一起过来瞧瞧,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

  “林大英雄,恐怕没有地方需要我们这些弱女子帮忙吧?”说话的是学堂三女中的苏洁,一个出身书香世家的江南女子。

  “有,有,有太多事需要你这个弱女子帮忙,没了弱女子在场,我们这些大汉子干活特吃力。”魏侯城插科打诨有一手,连哄带骗领着众人上发粮票地方帮忙撰写粮票。

  好在王立行早早写一下一纸范本,后来的学员照着写就是。

  秋实学员识趣走人,把童院助留下,林指挥这会学聪明,没混进大队伍溜走。

  童晓馨大大方方接受众人好意,在粮库内闲心散步。男女之事,双方不点破,其他人在起哄也无用,童院助可不是寻常女子,颠覆众人对江南女子的认知。

  “今儿,表现着实反常,可不像你。”

  林庶灵在后面挠头道:“我有很多事情想问,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从最想问的问起。”前头,童院助两腮微微鼓起,小巧琼鼻一皱,真是没风趣的家伙。

  “先生因何事被衙门传唤?”林庶灵心中有一连串想不通的问题,不知从何开始,便问出刚才心里想的。

  地上刚搬完粮食,到处是散落的谷子。

  童晓馨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捡起地上散落的谷子,轻声道:“先生回来后就知道了,或早或晚又有何区别。”

  童晓馨搓一搓稻谷,分出米粒,指甲夹着米粒掐成两半。这米还真是新粮。

  她撒掉手中的碎屑,拍一拍手,转过身面对林庶灵,“其实,很多问题不妨问问你身边的人,他们比我更了解你心里想什么。”

  林庶灵想问的童晓馨猜到一二,既然能猜到,问题的答案也能知晓一二,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答案。

  若一定要说出个答案,这个答案决不会是提问者想要的答案,做为一个聪明的女子,童晓馨明白什么该说,什么时候又该点到为止。

  午时。

  秋实上下一心,三十五人合力,一上午发出一万多张粮票,为两万余难民结算银钱。领到粮票银钱的难民欢天喜地的回去,再不提卖儿鬻女的事情。秋实之名随着难民回乡,在明州各县广为传唱。

  仅以战前粮价而论,一石米所换的银子不是小数。难民领着银子不会笨到回去买米,会过日子的人家拿着银钱回乡买些便宜的吃食,列如红薯,野菜之类,够一家人撑许久。更加会过日子的人家选择粮票,试着回乡后将换来的大米高价卖给镇上的其他米行,赚取更多的银子,这类人只占少数。

  领粮高峰过去,沈家的账房陆续到位,秋实众人盘算着怎么打沈复博的秋风,大伙可给沈家做了一上午的账房,不讨点好处,岂不白干活。

  沈复博直言万事好说,芳云斋雅间随时敞开大门。

  大伙嬉闹着回城,准备吃穷沈复博,迎面撞见了范先生,便顺带拉上先生一道上芳云斋。

  “正好你们都在这,有一件事情要通知诸位。”范先生望着在场的学生,说出上午从知府衙门那得知的消息,“新政府下令取消各地学堂,于两日后进行国考,决定学员成绩。从此改学堂为中学,在全国各府各县兴办中学,普及教育,从此人人皆有机会念书识字。此举顺应天下民意,秋实理应响应。”

  “遂吾决定关闭秋实学堂,提早为你们毕业,从此天大地大,你们尽去闯吧!”

  此消息一出,全场寂静。

  愣是部分人早有准备,可听到消息从先生嘴里说出时,心里不是一番滋味。

  他们这些人聚在一起读书有四年,因北方战事耽搁两年,按理还需再学一年方可毕业。毕业时间提前,很多人无法接受,走在队伍前列的林庶灵更是如遭雷击,好久说不出话来。

  “同学们,现在不是感伤分离的时候,两日后的考试事关你们的将来,新政府将以此来凭定你们四年的功课成绩,关系到你们未来的前程,好生复习功课,不要分心他处。”学生不舍先生,先生亦不舍学生,范先生双眼红润,可他依旧要劝学生以学业为重。

  人群中有学员追问,“先生,那问题的答案有是什么?”

  “是啊,先生就在这给我们上最后一课吧。民与谁争粮。”

  他们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许久。历朝历代不乏农民起义的例子,说到底,是农民家的米缸空了。

  那么粮食去哪了,该从何下手解决此事,成了关心时政的秋实学子心中最大的疑虑。学堂从此成为历史,这个问题成了最后一课的内容。

  “你们今天的所做所为就给出了答案。”

  “莫与民争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