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2节(1 / 2)





  苏有材和苏爷爷互相看了眼,拿着小酒杯碰了碰,自己喝着小酒。

  家里两个孩子捧着饭碗吃着饭,听着大人的话,就问刘巧巧,“妈,啥是走后门啊?”

  刘巧巧道,“就是不能因为你爸和你姑当干部,你们就想啥本事没有也当干部。那是不对的,以后得靠自己。要不然队里人都得瞧不起你们,还得戳脊梁骨。”

  两孩子还不知道戳脊梁骨具体怎么戳,但是总觉得会很疼,都缩了缩肩膀。

  苏青玉看着就笑了起来。

  “不怕,好好念书,以后姑也去争取工农兵大学名额,成绩好的就送去念大学。”

  两孩子麻溜的点头。

  要好好念书,以后去上姑争取来的大学。

  因为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整个队里的年轻人们都陷入了学习的浪潮中。一个个的只要空着就看书学习。

  连其他队里的老师们放假都不回去了,就留在学校宿舍里学习。

  她们作为小学和初中的老师,这次也是有同等机会的。都特别珍惜。谁也不想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苏青玉为了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时间,直接把考试定在了八月底。

  就想让这些年轻人们学习的热情维持的长有些。她记得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好像是九月份来着。具体时间她也没记住,但是肯定是差不多的。

  到时候考完试了,高考的时间再一传出来,这些人又得继续学了。

  想着队里以后能够出一批大学生,苏青玉自己也高兴。

  就算这些大学生以后不回队里工作,不给队里建设做贡献,可他们出去了,也能给队里的其他孩子一个榜样。

  要是能够回来,那队里以后发展也多了一份力量。

  ……

  油厂里,苏卫民看着趁着空闲伏案学习的李青,小声问道,“李主任,你也想去念大学啊。”

  李青没抬头,“对啊,念大学多好啊了,可以学更多知识。我以前就是没学好……”

  她语气里特别遗憾。

  苏卫民抿了抿唇,“李主任,那……工作上的事儿你多交代我。我也想多学点本事。这个大学名额我肯定是没用的,我好好学本事。”

  李青以为他是想做好工作,以后在厂里当领导,就把自己笔记本扔给他了,“这里面都是厂里来往比较多的,你自己抄一份。”

  苏卫民接过来了,翻了翻,都是一些合作的单位联系方式的记录。

  他拿着笔一点点的开始写。

  想着以后这些单子自己能跑就跑,就不让李青去跑了。

  让她多留些时间学习。

  今年生产扩大之后,销售工作比谁都忙。

  平时还好,现在要测试争那个大学名额,竞争就老大了。

  得了,他能撑就撑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八点半见。

  第134章

  年轻知识分子们忙着学习的时候, 苏青玉可没时间闲着看书。

  越是离高考时间近了, 她任务就越重。

  比如说给厂里安排能管事的人, 把队里的发展方针制定好。总不能她去念书之后, 队里就散了。

  队里现在苏卫国就能管。

  苏卫国虽然对外心思不够多,但是有一点好, 他这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干活都是卖力的干,对社员也是真心的,没啥私心。

  苏青玉觉得一个基层干部能有这样就很不错了。其他的还能锻炼。

  她以后出去上学了,也可以继续支援大队。

  学校那边也没啥问题,本地的年轻人当了老师之后, 也有干的不错的。也是能提拔起来的。只要苏卫国掌舵, 不让这些年轻人乱来,问题不大。

  关键就是厂里的发展。

  这一点苏青玉还真是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本来她也挑了人培养。比如生产部门就提拔了几个本地的年轻人当基层干部。都也干的不错。

  但是总体管理,她就找不到人了。

  榨油厂要发展,不止要管好生产, 管好销售,还要努力往外扩张。而且还要有大局观,没有私心的。

  毕竟厂子开厂初期, 但凡遇到一个不好的领导, 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这样的人, 苏青玉暂时真是找不出来。或者说,这些人锻炼的还不够。

  知青里面倒是有合适的,比如李青……人聪明, 也很努力。也有胆量。可是知青是想回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