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9节(1 / 2)





  她出发的时候,好些人来特地来送她呢。

  从大队干部们和他们家属嘴里,社员们知道了队里的发展计划。

  队里可真是不安于现状啊,前脚才被县里表扬了,后脚立马又搞出新的动作来了。

  这不,又要增加榨油机了,还要新建米面加工厂,还要搞啥饲料厂,反正是大城市才有的东西,听说是新技术呢。还得他们苏书记亲自去海城才能买得到。

  大家不知道苏青玉这次是去砸钱的,只知道他们苏书记是出去搞设备回来的。到时候就能和粮油厂一样赚钱了。

  而且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社员能够走进工厂里面当工人。

  所以苏青玉出发的时候,后面一群人送别。

  这次苏青玉还是带着朱琳一起的。另外把养猪场的张明也给带上了。

  他爸毕竟是养殖场的,和饲料厂也有关系。回去之后,正好可以去养殖场打听一下哪些饲料养猪比较好。这就是专业的事情找内行了。

  苏青玉自己是不敢随便做主的,她以前学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不适用了。

  苏青玉准备的挺好,唯一的就是朱琳和张明互相看不顺眼。没事儿就互相挤兑一下。觉得自己在这次事情里面用处最大,别到时候抢了自己的功劳。

  两人挤兑人的手段也是不分高低。要么是朱琳被气红了眼,要么是张明黑了脸。

  苏青玉都看不下去了,“看着你们这斗来斗去的样子,我就想起当初刚下乡的时候你们两那情况。”

  “……”

  两人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都看着窗外,一点也不想苏青玉提起从前那些黑历史。

  到了海城,苏青玉就分别给他们安排了任务。朱琳回家去找她爸,把那个饲料厂的机械设备购买流程打听清楚。

  张明则负责回去打听好的饲料品种。

  朱琳道,“青玉姐,你干啥啊?要不你也去我们家吧,我爸妈特别想感谢你呢。”

  张明翻白眼,“去我家吧,我们好歹是同学。我爸也想请你吃饭。”

  “去你家吃饭,别占我们青玉姐的便宜了。”朱琳道。“你一个男同志请女同志吃饭,有什么目的?”

  张明:“……”他能有什么目的?勾搭苏青玉?他怕晚上做噩梦!

  苏青玉双手一摊,道,“别争了,我都不去,我还要去办点事儿。大家今天刚到,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再去办大事。”

  朱琳道,“青玉姐,你一个人能行吗,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啊。”

  “不用,我可也是海城长大的呢。”苏青玉笑道,“你们办好我交代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这下子朱琳和张明也不争了,乖乖的回家办任务去。

  等他们分别上车了,苏青玉也坐上了前往饲料厂的公交车。

  目前饲料在国内还没普及。农村为喂猪都是用米糠潲水和猪草喂养。这也是节省成本。谁也不乐意花钱喂猪啊。

  这样养出来的猪肉确实也好吃。

  可苏青玉觉得,好吃是好吃,可对于目前的苏家屯来说,平时能够吃一口肉就行了,好不好吃的真没那么重要。

  但凡一种食品,你得等他供应足够了,需求满足了,才能开始挑剔他是不是好吃。

  所以饲料厂是必须有的。有了饲料厂,队里的养猪场也能扩大规模。

  到时候她还可以接受各家各户用米糠或者其他的农作物换饲料养猪。

  到了饲料厂,苏青玉就下车了。她看了眼饲料厂的大门,和别的厂子比起来,很不起眼。

  不过苏青玉没去饲料厂里面,而是转头去了附近的工人住宅区。

  苏家屯没有技术工人不要紧,这里可有很多退休的老技术工人呢。只要给的出来工钱,她就不信请不到几位回去给她做技术顾问。

  作者有话要说:  十点见。

  第141章

  苏青玉自己作为下乡知青, 所以也知道下乡这事儿也给很多厂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那就是很多优秀的老工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留在城里, 还没到退休年龄, 就直接把岗位给了自己的孩子。一个老工人换一个小年轻, 对厂里来说是损失啊。而这些老工人退出了岗位之后也没有了着落,好好的技术工人就这么浪费了。

  特别是饲料厂这种厂子更可惜。因为饲料厂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型厂子。工人半路加入这种厂子的。才干了几年熟悉了, 因为这些原因就退下来了,那是相当可惜啊。

  苏青玉进了居民区里面,就看着里面有一些穿着饲料厂工装的人在里面进进出出的。

  她就找了个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打听。这位中年妇女年龄和徐美芳差不多,她就喊了一声阿姨,“这位阿姨,我想找您打听一下, 这个里面有没有住着一位之前干过饲料厂生产车间主任的, 我忘了叫啥名字了。”

  这中年妇女谨慎道,“你打听这个做什么呀?”

  苏青玉笑着道,“是这样的,我们县里要办厂子, 有个熟人推荐我来这边找这位主任的,可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她说着把自己的证明给人家看了看。

  有了身份证明,这中年女同志就放松了, 问道, “你是说周主任吧。”

  “是姓周吗?哎呀, 我当时太急了,都没问清楚。只知道是在车间干过主任的,后来退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