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2节(1 / 2)





  苏静在门外站了一会儿,里面没声音了,她才敢进屋里去。大嫂已经进了房间,徐美芳则坐在沙发上抹眼泪,哀叹自己往日的体面生活都没有了,让她变成一个泼妇一样的人。

  苏静过去扶着徐美芳,“妈,我有话和你说。”

  徐美芳这才跟着她进房间。进去之后又开始哽咽道,“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啊。你爸一天天的也不回家了。每天吵吵闹闹的。那个扫把星,她家害的我们这么惨,还在家里耀武扬威的,怨你爸没帮她爸,还说是我挑拨的。怎么有这样的人。”

  苏静安慰道,“妈,你别哭了。咱们想办法就是了,爸现在职位也没被影响,咱家还是和从前一样。”

  徐美芳哭道,“别提你爸了,他现在心里就没我了。整天不回来。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半路夫妻就是靠不住。”

  “妈,你别这么说,爸估计是一时糊涂了。你看他对青玉还是不错的,过年不是还念叨青玉没回来过年吗?”

  徐美芳也想起自己的小闺女了。那是她和苏军强的关系纽带啊。当初她怎么让孩子下乡了呢。让苏少华和苏少民去也行啊。她怎么就没护好自己的女儿呢?

  苏静正准备说自己今天看到青玉的事情了。徐美芳突然道,“小静啊,你如果和安强结婚了,你这工作就空出来吧。”

  苏静噎住了,“空出来?”

  徐美芳道,“是啊,安家条件不错,都有工作,不缺你一个赚钱的。你空出来,让青玉回城。她回来了,你爸这心也该回来了。到时候看少华和他媳妇还怎么在家里猖狂。你虽然嫁出去了,但是娘家还是你的底气。你也看出来了,少华和少民不可能和你亲,你只有青玉一个亲妹子了,你只能依靠她,她回来了,你才能好。”

  “……”

  苏静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这不是缺不缺她一个人挣钱的事儿,能自己挣钱,为什么要朝别人伸手。她要是没这个工作,安家人也不可能高看她一眼。

  妈是明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她现在这么说,不就是偏心青玉了吗?

  苏静心里突然觉得很难过,很想质问她为什么不为她想想。但是看着自己妈无助的样子,她心里虽然难过,但是也没忍心质问她为什么偏心。

  “这事儿等我结婚以后再说吧,现在还没成呢。”

  徐美芳点点头,“对,先结婚再说。”她叹了口气,“我就你和青玉两个孩子,我希望你们都过的好。”

  苏静默默的点了点头。

  她就是想不通,为什么青玉在家里的时候都没人在意,走了之后爸惦记,妈也偏心。这都是为什么?明明都下乡的人了,怎么还偏偏被人惦记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点半见

  第144章

  苏青玉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 就和大家在车站汇合了。

  机器已经在昨天下午出发了, 她们今天早上出发, 晚上就能到县里。

  这次一起的,除了朱琳和张明, 还有周先梅带领的六个工人。

  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同志,有男有女。他们还挺讲究,都穿着之前厂里发的旧厂服,洗得干干净净的,穿在身上。

  拎着个小公文包,加一个行李包, 活脱脱的一副顾问的派头。

  这些老工人们还是有些骄傲的。

  说是技术顾问, 那必须形象得跟上。不能丢了海城饲料厂的脸面了。

  苏青玉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表达了对他们的欢迎和感谢。

  这些老工人见苏青玉还真对他们挺客气,挺像那么回事的, 心里也很高兴。

  苏青玉道,“咱们大队的社员同志们,可都盼着各位过去呢。这次可真是工农一家亲啊。回去之后我得找我们县里宣传部的同志来给我们宣传一下。”

  周先梅惊讶道, “还要搞宣传啊。”

  “是啊, 咱们必须搞宣传, 这种工农一家亲的事情,多有纪念意义啊。”

  周先梅看了眼其他老工人,几位老工人也是又惊讶又有些紧张。

  周先梅郑重道, “苏书记你说的没错,咱们这次就是工农一家亲,咱们工人指导农民同志搞建设,义不容辞!”

  这本来只是赚点零花钱的事儿一下子就严肃起来了。

  苏青玉也认真道,“那,我代表我们队里的农民同志,先感谢各位同志了。”

  有了苏青玉之前打的鸡血,一路上虽然很辛苦,这些老工人也没抱怨啥。

  反而觉得自己还挺伟大。

  年轻的时候在厂里奉献自己的青春,老了之后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农村。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就仿佛回到了年轻那会儿一样。

  转了好几趟车,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县城了。

  红旗公社早就安排大货车来接了。

  苏来米和苏建国这两个小司机一起过来的,两人都趴在车顶上看着,生怕错过了。

  看着苏青玉他们回来了,高兴的招手。

  苏青玉招呼这些“顾问”们上车,跟着一起坐在后面的车厢里面。

  还让前面司机同志开稳点儿,别让队里的顾问同志颠着了。

  苏来米应了一声,和苏建国互相看了眼,心道哪里来的顾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