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1节(1 / 2)





  张明翻白眼,“你吃不了苦你就走。放心, 我不和书记告状。”

  “我不信,你就是个黑心眼的家伙。你把我骗走了,你就要去找书记告我。”

  这还真把张明心思给说中了。

  他就想让苏青玉治一下这丫头,谁让她总是捏着那点事儿不放的。

  张明见被说穿了,干脆道,“你就不来帮帮忙?你也太懒了,思想觉悟不行。”

  “不去,太臭了。你待会儿离我远点。”朱琳毫不犹豫道。

  能够使唤她干活的,只有青玉姐!

  张明哼了一声,埋头干活。

  苏青玉来的时候,就是看着两人一个在学习,一个在干活的样子,这场景看着还算正常。

  朱琳见她来了,可高兴了。和她说自己每天多敬业,每天早早的来盯着他们用饲料喂猪,每顿都是她亲眼看着喂下去的,看着猪吃的。绝对没偷工减料。是实打实的认真。

  苏青玉道,“干的不错,数据都记录了吗?”

  “记录啦。”朱琳麻溜的拿出自己每天给猪称重的记录本。

  每天的重量当然是看不出什么的。但是隔着十来天,这就看得出变化了。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吃了饲料的猪,比没有吃饲料的猪省长速度快了五六节斤了。

  这啥概念呢,如果是按着养一年的猪来算,一年就是多长六十多斤了。

  当然,每头猪体质不同,肯定有误差,但是事实证明,确实是增长了。

  这个速度和苏青玉之前认知的速度还是小了。她记得她以前见过的吃饲料的猪,半年就能两百多斤呢。当然,这和技术水平有关。暂时不能改变。

  但是有进步就是好事。

  张明道,“我爸说,如果从一开始就吃饲料,长的还要更快。而且要合理的喂,会长更多肉。”

  朱琳道,“他喂猪的流程和分量我都记录下来了,要是有效果,咱就能普及。”

  张明道,“不需要你记录,我会全部交给社员的。”

  朱琳白他一眼,“我是为了完美的完成书记交代的工作。而且你在我这里已经没有诚心可言了。”

  张明:“……”

  苏青玉咳了咳,“行了,这工作你们都干的很好,做事呀那就是要记录详细。其实这饲料也不是新品种,人家总厂之前都是做过实验的,肯定是没问题的。只是我们要给我们这边的同志看,给他们提供详细的数据依据,这都是需要你们来做的。过几天,我还得拿这份数据去给我们饲料厂拉单子,所以你们的工作,十分有意义。”

  朱琳笑开了花。

  张明道,“书记,过几天这工作做完了,可以把她弄走了吧。”

  朱琳一听就不乐意了,她自己本人也是一天不想待着的,做完工作肯定立马走人的。可是被人赶走那就不像话了,“书记,养猪是一份非常伟大的工作,我觉得我可以每天过来盯着,免得某些人以为要回城了,就开始那什么了。”

  “……”张明脸都黑了。

  苏青玉抹了把额头,“事情干完你就回来了。八月就测试了,好好复习。”

  “哦,”朱琳倒是挺听她的话的。

  七月初,一个月的实验日期也完成了。

  队里将两头猪的数据贴在了宣传栏,并且通过广播进行播报。告诉养猪的社员们,队里的饲料厂生产的饲料确实能让猪增长肉。吃了饲料的猪比没吃饲料的猪,多长了六斤八两。

  而这头猪吃的饲料价值是两块钱一毛钱。

  这啥概念啊,现在猪肉是一块钱一斤,毛猪收购价格是七毛。多长六斤多就是多赚四块多钱,减去成本,那也还是赚了。

  当然,通知里也说明了,根据猪的体质不同,以及喂养环境不同,可能会有些偏差,但是总体而言,就算不赚,也绝对不会亏本的。

  最后欢迎社员在公社购买饲料,如果没有现钱,可以用厂里标注的粮食来换。这消息可给辛苦修路搞建设,以及农忙中的同志带来了点舒爽的感觉。

  之前就有人用饲料喂过了,因为没有对比,他们自己也不懂到底是有没有效果。现在队里给了对比了,效果就明显了。

  好些养了猪的人家,赶紧在家里找稻子和麦子,以及玉米之类的去换饲料。

  因为不拿现钱,用粮食换,大家也舍得。

  大袋的往家里扛。

  养猪场的张明同志在晚上的养猪课程里面也和大家说了,喂饲料可以不用全用饲料喂,掺和着喂也行。这样也可以营养均衡。

  队里的社员们心里嘀咕着,这年头猪吃的都比人好了。还营养均衡呢。他们这些人都营养不良了。

  队里的饲料宣传工作压根不用苏青玉操心,反而是往外面宣传的事儿要做。

  毕竟之前搞分厂的时候就说好了,分厂要在宁安地区搞起来。

  这第一个月苏青玉自己也是在电话里和高厂长说了,要在本地实验完了之后,才能拿出去宣传,这样有理有据。方便推广。

  现在实验完成了,宣传工作也得做起来了。

  这事儿是苏卫民做的,他也是天天往外跑,苏青玉也没问他干的怎么样。

  这会儿厂里要行动了,苏青玉就把他给叫回来问了。

  苏卫民道,“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