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9节(1 / 2)





  斜对面的上铺又传来一声嗤笑。

  苏青玉和张娟道,“有些人自己是傻子,总喜欢笑别人傻。”

  张娟噗呲一声笑了。

  上面翻书声音大了点。

  收拾好东西之后,苏青玉就和大家自我介绍了一下,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院系。“我叫苏青玉,华南省人,按虚岁我二十了。是经济学专业。

  听到苏青玉也是经济学专业的,张娟可乐坏了,“你也是为了挣钱吗?”

  “对我也是,不止我自己挣,我还要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挣钱。”

  张娟笑道,“你可比我心大。”

  和张娟关系好的牛芳还有李乐乐都笑了。

  她们也自报家门了一下。

  张娟是华北人,二十五岁,和苏青玉同一个专业。牛芳,二十六岁,是文学系汉语言专业的,李乐乐二十岁,外语系英语专业的。

  楼上那位看书的,自始至终没说话。

  剩下的还有三位据说是出去熟悉学校了,也没回来。

  苏青玉又拿出自己带的土特产和大家分享。是苏家屯的乡亲们自家做的面饼果子。

  张娟他们也没客气,高高兴兴的吃。

  牛芳道,“这是自家做的吧。”

  “嗯,我走的时候,队里的老乡们送的。”

  “你们老乡可真大方。我走的时候老乡什么都没送,就我婆婆给我塞了几个水煮鸡蛋。”张娟道。

  苏青玉笑道,“有鸡蛋吃还不好啊。”

  “就是差了点那个味道。”张娟叹气。差人情味啊。

  “怎么一股味道,”

  有三人拎着开水瓶走了进来。

  苏青玉就知道这是以后的室友了,她刚准备打招呼,就听到当头一个女生道,“张娟,不是你又拿出奇奇怪怪的东西了吧。”

  张娟抿了抿嘴。

  苏青玉道,“这是我的。你要吃吗?”

  那人看了眼苏青玉,似乎打量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没理人,自己放下了水瓶,坐在椅子上没说话了。

  另外两个也尴尬的看了眼苏青玉,然后都没说话。显然这三人关系是比较好的。

  见这个架势,苏青玉就知道这宿舍不会很和谐了。

  最起码短期之内不会和谐。

  不过没关系,五湖四海的来了,总要磨合的。

  休息了一会儿,牛芳也带着苏青玉他们去打热水,现在天还不算暖和,去晚了怕热水没了。水票都是报名的时候就发的。热水壶也是学校发的。

  苏青玉觉得自己和他们熟,当然要跟着大家一起,也拎着水壶跟着。

  等离开宿舍了,牛芳才告诉苏青玉,这三人都是首都本地的,有干部子女,工人子女。而牛芳他们都是从小县城来的,李乐乐倒是从他们东江省省城来的,但是不爱和她们搅合在一起。

  因为他们听说张娟是从农村来的,并且有一个残疾丈夫之后,对张娟态度就很不好。

  张娟乐观道,“这有什么,咱也不是人见人爱是不是?而且咱现在确实也穷。”

  牛芳道,“嫁没嫁人,嫁什么人,和她们有什么关系,都是不知道人间疾苦的小女孩。”

  第180章

  牛芳看了眼苏青玉。“青玉, 你觉得她们是不是很过分?”

  她就是想看看苏青玉是不是和那些人一样。

  别处着处着, 知道张娟的事儿之后, 就变了个脸色了。之前那几个也是一样的, 张娟还请她们吃东西,结果互相了解之后就不对味了。

  她虽然不争着当老大姐, 可是在这个小队伍里面,她是站在前面保护其他人的。

  张娟道,“行了,不是打水吗,怎么扯这些呢。”

  苏青玉道,“人都是需要成长的, 可能缺少的阅历让她们的人身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有些歪了, 我觉得以后我们要帮助她们变得成熟点,给她们掰直了。让她们知道,评价一个人本身,看的就是这人的本身, 而不是其他外在条件。她们的思想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必须改正。”

  李乐乐笑道,“我怎么听着像干部讲话?”

  苏青玉也笑了, “习惯了, 以前当过大队干部。”

  “你还当过大队干部啊。”张娟惊讶道。

  苏青玉点头, 知道她们可能没看过报纸。就大大方方的把苏家屯上报纸的事儿提了一下。

  还是李乐乐有印象,她不爱看报纸,但是她听家里人说过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