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4节(1 / 2)





  苏青玉都不用掰手指头算了,看了看周围,小声道,“顶多三十多年吧,不说赶超人家了,咱至少也得占个世界前三。”

  “……”宋抗美噎住了,觉得苏青玉这心可真大真大真大……

  吃完饭,那些企业家们还得午休,苏青玉他们也能在休息室里休息一下。

  她刚眯着眼,外贸部的工作人员就来找他们了。

  在他们中间看了眼,然后看向苏青玉。

  “青玉同学,你过来一下。”

  大家都看向苏青玉。

  苏青玉自觉也没犯错,跟着走了出去。

  这位主任严肃的问道,“听说你之前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广福两省政策也很了解。”

  苏青玉立马意识到,这是要给她委以重任了。精神一震,“是的。”

  主任嗯了一声,“这样,明天你负责元华集团的翻译工作。”

  苏青玉:“……好。”她也不问为什么,反正和她没关系。

  领导安排的,她什么也不知道。

  她出来之后,过了一会儿,林佳华也被喊出去了。

  回休息室的时候,板着脸。

  宋抗美问苏青玉,“怎么了?”

  “没什么,我和她交换了一下工作。”

  宋抗美:“……这什么情况啊?”

  “不知道,不用管,上面怎么安排,咱们怎么做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八点半见。

  第194章

  下午不用开会, 而是外贸部的同志带着这些企业家们去本地的单位里面参观。

  了解华国的单位。

  当然, 参观的也是一般的轻工业单位。

  苏青玉开过厂子, 对厂里事情就更了解了。

  康先生他们参观的时候, 苏青玉就为他们时不时的讲解一下。

  康先生问道,“这里的国企单位待遇如何, 我听说什么铁饭碗?做一辈子,还可以传给孩子,孙子……为什么会有这种用人制度。”

  这对于他们这些资本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在他们的用人观念里面,都是有能力的上。干得好就留下,甚至还会给涨工资,可要是干的不好, 那只能让你走人了。

  咱们是赚钱的, 不是慈善家。

  但是来到华国了解了一点情况之后,他们觉得有些不敢想象。

  如果他们到时候建厂用人是这么用,那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

  对自己所用的人都不能随意选择的单位,太没自主权了。

  苏青玉道, “康先生,您有所不知,这些工人们都是在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大爷挥洒汗水的。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每一个功臣。就如同康先生你们愿意回来搞建设, 国家就非常重视。也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样。”

  康先生点点头。

  华国确实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国家, 和美国那种纸看重利益的国家区别还是很大的。

  苏青玉又笑道, “而且这种聘用模式也有助于留住人才,都是干了几十年的工人,跳槽会损失很大。而让他们终身制聘用, 也增加了员工归宿感。我们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取得的成绩也都是靠着他们不遗余力的努力。”

  康老年生道,“华国的工人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勤劳的工人。”

  苏青玉笑了起来。

  旁边小康先生无聊的不得了。

  特别是看苏青玉一直在和他父亲谈话,他越发觉得华国的女士很没有意思。

  参观的路上,有了苏青玉这么个对单位了解很清楚的翻译,康先生可谓十分满意。

  他觉得这翻译作为翻译的用处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作为百事通倒是挺合适的。

  对于他们这种对华国不是很了解的人士有些帮助。

  他甚至想聘用苏青玉为她工作。

  也隐晦的和苏青玉提了提。

  毕竟他要在华国投资,肯定也是要在华国招聘人的。眼前这位也是华国高等学府出来的,会讲外语,也对华国经济很了解,很适合他们这种跨国投资工作。

  苏青玉一听,笑道,“很抱歉,我目前还担任着我们生产队大队书记的职位。不能接受您的聘用。不过您如果有需要协助的地方,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