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5节(2 / 2)

  元归道,“不需要元华出面吗,我们也认识粮食部门的干部。”

  苏青玉婉拒,“不需要的,我们有自己的人脉。如果什么都让元华给我们做了,那我们岂不是占了太多便宜了,这样太不地道了。”她也知道,让人付出也多,以后回报的就更多,能自己出手,没必要找别人。

  而且自己找人脉,话语权就在自己手里。她现在还真不差人脉,从外交部入手,或者找自己的老师们帮忙。

  元归点点头,表示理解了。但是心里也知道了,苏老师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和他默契,比如这时候就不够默契。直接拒绝了他。

  他的本意也是希望元华活跃在华国这个大舞台,结果被拒绝了,只能做幕后了。

  苏青玉突然道,“不过等我联系人之后,如果元先生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走一趟,元先生亲自出面,可以让粮食部门的领导看到我们的决心。”

  “苏老师说的有道理。”元归笑了起来,“我一定守约。”

  苏青玉道,“那……这结款合同是不是要早点签订?”

  “当然。”

  苏青玉道,“我准备下周就去。”

  “……我现在就让人准备,如果苏老师有时间,我们可以当面拟定。”

  “我时间很多。”苏青玉立马道,然后端了端茶杯,“刚喝了茶,这会儿脑袋太清醒了,想做点事儿。”

  元归笑着点头,起身去安排人拿拟定协议书要用的东西来。

  两人就在书房里,一人一句的补充,修改。

  最终确定了一份借款协议。额度在三百万以内,随时取用。而且还是无息借款。五年内还清。

  这算是元华为了名利而做出的贡献了。

  这对于苏青玉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一笔款子了。她还少有的紧张起来,又有些兴奋,搓了搓手。

  连元归都看出她的心情了,十分新奇,“我以为苏老师对钱没感觉。”

  “怎么可能,我也不是圣人。”苏青玉毫不避讳道,“钱可是很重要的东西。这三百万,绝对足够我们建立全国粮油站,甚至还能买更多先进的种子化肥,以及种植工具,组建专门的粮油生产基地。只要运用得当,不止我们苏家屯大队,甚至连整个宁安县都可以获益。可以改变多少家老百姓家庭的生活啊。”

  元归还真不知道,三百万能够干这么多的事情。

  三百万对于元华来说确实不多。元家毕竟是有底蕴的,光是固定资产,矿产就不止了,更不用说现金。要不然当初也不会眼睛眨也不眨的就给京大捐款一百万。所以答应借给小红旗的这三百万,他都打算对方还不了了。但是也不亏,因为名声是打出去了,还可以趁机摸清楚全国市场。比起当初帮助京大更有利,这三百万买个闻名全国的名利,可比在美国打广告要便宜多了。

  但是这不多的三百万,却能让苏青玉办这么多事情。

  而且这钱,还不是她自己用,而是为别人用的。她一毛钱都拿不到。

  苏青玉想着这钱的用法,脸上红光满面。

  元归晃了一下眼。第一次发现,一个人爱钱的样子,也显得很光明。

  目的达成,苏青玉推了推自己的眼镜,伸手和元归握了握手。

  一脸严肃道,“元先生,预祝合作愉快。我和你保证,绝对不让元华白白借钱,不止会按时归还,也会帮助元华这种爱国企业的名字传遍全国。这周你等我消息,咱把事儿敲定了,我放了寒假,就开始走遍全国办这事儿。”

  听到放寒假几个字,元归突然笑了。

  苏青玉道,“元先生笑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很神奇,前一刻还是利用三百万改变全县的女强人,后一秒又是个还需要上学的学生。

  “我等着苏老师的好消息。”

  元归笑着道。

  有了这份协议,这大事儿算是办成一半了,不过苏青玉压力也是有了。

  钱都到手里了,那就得花出去,把事情做的完美。

  回去之后,她就立马去找学校的高校长了。

  自从当了学生会主席,她和高校长接触的也多,算是能说上话了。

  高校长见她来了,想到不到一个月之后,那些留学生就要出国了,他就长叹一口气,多么好的机会啊。

  叹气之后,他问道,“苏青玉同学,有什么事情吗?”

  苏青玉一脸认真,“校长,最近知青们的事儿,你知道吗?”

  高校长点头。

  知青们闹着要回城了,好些地区才去了罢工的方式,上面虽然还没明确说知青直接回城,但是各地区已经大开绿灯,知青们回城比以前机会要多。

  苏青玉道,“校长,我之前也是一名知青。所以对知青的心情感同身受,但是同时作为京大的学生,受到京大的教育,我也理解国家的难处。如今就业岗位不够,知青们回城没有工作,生活也会很困难,所以我想为国家分担一点。”

  高校长颇为好奇道,“怎么分担?”

  苏青玉就把自己准备建立全国粮油站,并且已经取得了借款的事儿说了一遍了。

  高校长听的目瞪口地啊。

  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一个学生,竟然心这么大。

  “你们有资金?”

  “有的,就是之前我做过翻译的元先生,我是他的华文老师。他听说我的计划之后,也准备为国家做点贡献,借支了我们一大笔钱作为启动资金。本来我是想慢慢建设的,但是想到那么多知青同志想回家,就想着尽量的早点完成这个工作,如果粮食部愿意批准,那我们这步子就能迈的快一点,一年之内,可以陆续的招聘回城知青了。”

  高校长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分析苏青玉说的情况。

  有元华的帮助……说起来,这元华确实挺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