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4节(1 / 2)





  “姑,我虽然是首都回来的,但是我知道的也不多。部队的事儿,那都是机密,不会往外传的。”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一点信儿都听不到吗?”

  苏青玉安慰道,“没信儿才是好事,说明啥事也没有呢。部队有时候也会集训之类的,这时候就联系不上了,军人的情况就是这样。对了,我哥是什么职位?”

  “是个班长。”苏大姑骄傲道。

  班长虽然不是大干部,但是对于苏大姑来说,自己一个普通农民,能够养出一个当干部的儿子,已经很不错了。

  苏青玉就道,“班长那也是干部,干部培训学习任务更多了,你也别打听了。要不然泄露什么,给他带来麻烦就不好了。”

  “还是这样吗?”苏大姑紧张了。“那我不问了,就让他自己写信回来。”

  苏青玉点头,“部队的事儿是大事儿,甭管啥事儿,咱做军属的都等消息。”

  “嗯。”苏大姑点头。

  事儿搞完了,苏奶奶也劝了苏大姑一番,又和她说起苏家屯如今多好。

  又可惜苏大姑没赶上好时候,要是当年苏家屯有这么好,也不用嫁的那么远了。

  苏大姑道,“这都是命。现在过的也好,孩子们都长大了。”

  在家里吃了饭,苏大姑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苏奶奶给她塞了钱,还拿了肉,装了一些好吃的。

  苏青玉也让她放宽心,然后给她留了苏家屯的电话如果有啥事,直接打这电话回来就是了。不用再大老远的赶过来。

  苏奶奶豪气道,“打,打电话,别跑这么远了。电话费我给你报销。我现在养猪了,有钱。对了,你养猪没,回去也养,买饲料吃,猪长得好。”

  苏大姑道,“养了,没舍得买,今年我也回去买饲料去。”

  苏奶奶道,“那可不,多买点,队里的生意,咱也多照顾点。”

  为了证明饲料好,苏奶奶又给苏大姑装了一包饲料。

  苏青玉安排了拖拉机送她去县里坐车,当然也是给了车费的。苏卫民也跟着过去送姑回家去。

  等苏大姑走了,苏奶奶才感慨,说苏大姑是个苦命的。

  为啥苏大姑会这么担心老二,因为苏大姑的丈夫,也就是大姑父先头也有媳妇,年纪轻轻难产没了,苏大姑嫁过去之后帮着养大了孩子,但是孩子越长越大,越发不孝顺苏大姑了。只有老二李建军是她生的,是个出出息的孩子。

  说来说去,还是当初家里穷,条件差。

  作为长工和丫鬟出生的苏爷爷和苏奶奶,两人结婚那会儿一穷二白,并没有什么家底。苏家屯虽然都姓苏,苏爷爷虽然也有兄弟,但是却也不会提供什么物质帮助

  一砖一瓦,一针一线,都是自己挣的。

  “我就和你爷爷总是感慨,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啊。”

  苏奶奶又问青玉,“青玉啊,你说你建军哥真不会出事儿吧,可千万别出事,我这心里听你姑说的,都有些怕了。那可是你姑的命。”

  苏青玉心里都紧张着呢,“奶,咱担心也没用啊,只能等消息了,过几天我回首都看能不能听到点信息。”

  “哎。”

  苏奶奶立马应了。

  苏青玉系心里知道,会有战争。

  她的亲爷爷就是这次战争之后因伤退伍的军人,后来分配到小严村大队去当干部,连带着还有她奶奶,以及她亲爸。

  她亲爸这会儿,也就才**岁的年纪吧。也是这次她家里人才去了小严村安家落户。

  苏青玉没经历过战争,也没见过爷爷。但是听队里老人讲,说爷爷讲过战场的残酷。爷爷那个班最后就爷爷一个人活下来,但是也伤了身体,留下了病根。在小严村连十年都没过,就没了。

  想着那些情况,苏青玉是希望这个时空不一样,希望没有战争,哪怕再也见不到亲人。

  这事儿多少让这个年味减轻了几分。

  过了初二,苏青玉有领着苏卫民他们出去工作。

  先是去了一趟县里机械厂下订单。当初县里机械厂好歹也是帮了苏家屯大忙的,在苏家屯一穷二白的时候,给了苏家屯很大的帮助。如今当然也要回报一下。

  已经转了正的李厂长看到苏青玉,简直和看到财神一样。“ 你们定的货都早就开工了,放心,我们这个年都没休息,大年三十都在加班加点呢。你信任我们,我们当然也不能让你们失望。”

  以前李厂长在苏青玉面前,还有点儿县里大厂领导的感觉,现在完全没了。

  小红旗一飞冲天,直接越过他们了。

  而且小红旗还和他们下了很多订单,让原本有些萧条的机械厂又红火了一把,可让李厂长神清气爽了。

  苏青玉道,“机械厂我还是信得过的,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其他更好的选择。”

  李厂长眉开眼笑。带苏青玉去参观了他们的厂房,表示上半年就准备给苏家屯生产机器了。

  苏青玉看着机械厂的车床,说实话,已经很老旧了。

  机械厂的生意也不是很好。

  孙书记当初帮助县里几家轻工业企业找到了靠山,但是机械厂不好找。

  因为机械厂这个摊子不好接,接了就得换车床,车床可不便宜。和那些缝纫机之类的机器是不能比的。

  另外就是机械厂也压根不需要分厂,他们不像服装之类的轻工业需要抢占市场,作为重工业,只要他们产品好,别人再远也要过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