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9节(2 / 2)


  元归道,“既然如此,可以让他来学校,我会为他做出合适的安排。”

  苏青玉笑道,“他应该知道这些,我让他自己选择。”

  元归闻言,更是对苏青玉另眼相看。

  他回来之后就发现了,华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这人情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单位里面都讲究这些。

  这也是他宁愿分股份给工人,也不愿意搞公私合营的原因。

  没想到这位苏老师竟然又不一样。

  参观完了之后,苏青玉又和元归提出了一个请求。

  她班上都是学经济学的,对元华这次股份办厂很有想法,希望能够在建厂过程中参与进来,出一份力,也顺便学习一番。

  “如果涉及到公司机密,不方便,那就算了。”

  元归闻言,眉眼一下子弯了,“当然可以,十分欢迎。也没有什么公司机密,我们单位光明正大。”

  苏青玉道,“那倒是。那我就先多谢了,五一放假了,大家都来。到时候我们班上学习委员和你们联系。是直接联系小章吗?”

  元归笑着点头,又问道,“怎么不是苏老师带队?”

  “我,我有点事儿。”苏青玉道。

  见她不愿意说,元归也没多问,“如果有需要的地方,请不要客气。苏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很多。”

  这次搞这件事,虽然元华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资本,但是确实收获了不少友谊。

  在华国这个人情社会里,这些友谊在未来都是十分珍贵的,无价的。

  苏青玉回学校,就和班上的同学时候了。

  经济学系的学生们顿时乐的欢呼。

  他们早就想做点什么了,现在能出一份力,还能学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机会可实在难得。

  班上这能力没的说,这样的事儿都能争取到。

  同样是学生,差距老大了。

  也不怪自己心里,班长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

  这件事儿苏青玉是让张娟领队的,在私下里,她也给张娟叮嘱了一些事情。

  张娟道,“这么好的机会,你咋不去啊。”

  苏青玉笑道,“这事儿元先生和我谈了好几次,我对他们厂子很熟悉,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我有个亲戚,好久没见了,这次想去看看。”

  “原来是这样啊。”张娟点头,然后高兴道,“我也写信和我丈夫说了首都的事儿,他说愿意来首都学习。”

  “恭喜啊,趁着这机会,你们好好说通了,到时候他也学了技术,日子过好了,也不会想别的了。”

  “是啊。青玉,我真的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你看,我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这都发生多少好事了。感觉特别有盼头。”

  苏青玉也愉悦的笑,“是啊,越来越好了,”

  五一只放一天假,不过苏青玉又多请了几天假,理由是自己家里有亲在战场受了伤,她想去看望一下。

  她平时表现好,加上成绩也保持的稳定,辅导员李老师倒是给她批了假,还让她要是路上耽搁了,赶不回来也别担心,到时候给她续上。

  苏青玉赶紧道谢。

  “这也就是你了,换了其他几个爱折腾的,我可不批。”

  李老师表示自己就是这么现实,对好学生,就是这么照顾。

  苏青玉笑了笑,也不揭穿他的嘴硬心软了。

  出发这天,苏青玉也是轻装简行,上车的时候,还深呼吸了几下。

  小严村和苏家屯是相反的方向,一个靠着南,一个靠北。属于湖云省管辖。

  苏青玉开的证明是去湖云省下面考察粮油站建设,以及考察粮油原材料种植基地,可以走遍整个湖云省。

  她先是去了一趟省城,看了看湖云省省城粮油站。

  已经开始开业了,五个男女青年在里面工作。

  都还挺勤快。

  苏青玉来的时候,他们一下子没认出来,还是站长看了眼墙上贴的报纸,才给认出来了,赶紧接待。

  苏青玉笑道,“不必客气,我就是顺道过来看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工作上的困难。”

  “好着呢,都挺好,”年轻工人们都是一脸热情的笑容。

  苏青玉为他们搞的粮油站,让他们回城之后有口饭吃,这份恩情是怎么感激都不为过的。

  而且每个月还有奖金,让他们干的很有奔头。

  他们甚至认为这单位比起当地的大厂都要好。没那么多复杂的关系。

  他们现在就是想做得好,回头能去下面市县当个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