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2节(1 / 2)





  只是国外的酒庄不那么容易入股。那些资本家们很讲究血统和国籍。当然,如果钱到位了,也许还是可以争取的。

  不过他倒是可以考虑争取拿到华国的代理权。

  苏青玉不知道这些打算,而是意味深长道,“时间还很长,慢慢喝。”

  那可是82年的拉菲啊。

  多放放。

  吃完年饭,家里人就开始忙碌的贴对联了。

  家里门多。大门和各个房门都要贴。

  苏青玉文化水平最高,写对联的事儿也是他干。

  元归倒是不行了,华文水平不行。

  只能帮着打下手。

  苏卫民和苏卫国则去熬浆糊。

  孩子们则帮着跑腿,时不时的惊的家里的老母鸡大喊大叫。  陈爱兰则带着儿媳妇在包饺子剁馅儿,为晚上的年饭做准备。

  首都元家老宅。

  元老爷子也热热闹闹的和自己的侄子侄孙们一起过春节。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元家老宅最热闹的时候。

  元老爷子也笑的开心。因为元家兴旺发达。

  特别是如今重归故土,圆了几代人的心愿,元老爷子也很满足。

  但是等吃了年饭,送走人之后,元老爷子整个人都没精神了。

  他拄着拐杖看了看元归的书房。

  往年这个时候,这孩子就待在书房,一个人吃年饭,然后工作。

  见不到人,至少能看到一盏灯。

  如今是,书房里也没人了。

  这孩子大了,也要成家了。找的媳妇也是他喜欢的。

  可是元老爷子还是遗憾,还是后悔。

  后悔自己当年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后辈们的伤害。

  他最对不起的就是元归。

  不过这孩子现在也不需要他弥补了。

  第325章

  年三十晚上, 老苏家人终于看到了华国第一场春节晚会。

  一家人看的目不转睛,身体专注,激动的脸色发红, 满面红光。

  甭管老人还是孩子, 都一点睡意也没有,愣是一直看到春晚结束后, 还意犹未尽。

  大家都表示,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好看的节目。可惜一年只能看一次。

  看不够。

  听元归说明天还会重播之后, 这才边回味着,边回去睡觉。

  念叨着明天要邀请大伙儿来家里看。

  大年初一老苏家人一早就起来了,然后迫不及待的出去拜年,顺便和人吹牛春晚的事儿。

  苏青玉也带元归出去了, 两人开着车子在红旗公社附近的大队转了转。

  果然和苏卫国他们说的一样, 其他大队也修了路了。

  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本凹凸不平的泥土路。

  这里的农田都和别处的不一样。显然是精心的修整过的。

  而且从路上看过去, 几个大队都修了厂了。

  看着这一路的改变, 苏青玉心情十分美好。

  几年的时间能有这样的发展,这让她对自己的事业也更有信心了。

  “这次离开,也不知道过几年能回来了。不知道下次回来, 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苏青玉笑道。

  元归想着, 如果要结婚, 肯定是要回来办的。如果到时候顺利,也许也不用几年才回来。

  苏青玉和元归本来是准备初二就回去的。毕竟路上也要耽误时间。结果苏卫民这准备过年就办喜事的。定的日子就是初四。

  苏青玉想着以后也难得回来一趟, 也不怕这耽误几天。干脆等初四看婚礼办完了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