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8节(1 / 2)





  他顿时十分有信心。

  实在是边州如今这个时期刚刚好。

  如果是再晚点,大家都富裕了,可能拍的还没现在这种效果了。

  少了过去的对比,就算视频里面再怎么说,别人也想象不出一个富裕的地方过去能有多穷。

  自然也不会明白,这里的人对药材是多么的重视。

  只有重视,用心,才有可能栽培出好的药材啊。

  青山这边拍摄宣传片的时候,苏青玉则去其他两个县里看教育情况了。

  和青山县之前一样,这两个县里也是通过做手工来吸引这些孩子来这边住读。

  虽然苏青玉没和之前那样亲自看着,但是连副市长也是一个对教育很重视的人。

  之前青山项目,连副市长也是亲自对接过的,所以知道怎么做。

  在他的亲自指导下,这两个县里的教育工作也开展的很不错。

  只是两个市里的情况都不算好,哪怕市里拨款,也给与不了太多支持,所以在条件方面也不算好。

  不过这个标准也是和那些条件好的市比,和曾经的乡村小学比,就好太多了。

  只是连副市长还是心疼未来要来上学的学生们。觉得连个正经的课桌都没有。虽然肯定是要建设新学校的,但是至少还要等一年多才能开学。

  苏青玉倒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

  以前在花岗的时候,大队的学校不够的,也借过农村的老房子来当教室。

  “困难只是暂时的,以后环境会好的。而且有了这样的对比,孩子们也许更会明白好生活来之不易,会更珍惜,也会更努力。我建议把这些经历都拍下来,记录一下。以后当记录片给未来的学生们看。”

  连副市长笑道,“苏市长,你总能把不好的情况说的充满希望。”

  苏青玉也笑了,“咱们当领导的,必须要有希望,才能引导人民嘛。”

  连副市长乐呵呵的笑了,“您说得对。未来形势一片大好啊。”

  两人转了一会儿,又说起了青山的情况。

  苏青玉的意思是,等今年青山农民自己种植药材收获成功之后,青山的小学就开始逐渐减少手工制作了,直到完全取消。

  一来农民富裕了,也不需要孩子去赚钱了。二来,他们也不是准备用这个赚钱的,所以当初并没有安排很多人来操作这个项目。参与的人多了,不便管理。三来,学生的主要目的还是学习。当初是迫不得已,当然要慢慢走上正轨。

  “谁家要是还让孩子辍学,在这个药材收购上面就卡一卡。有了钱也不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这就说过不去了。人数多了,就直接找村干部。虽然这种手段算不上光彩,但是为了达成义务教育的成功,都是值得的。要是要骂人,就让他们来骂我。”

  苏青玉直接摊手道。

  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正义的人,当初也没少忽悠人。用起这些手段,她毫无压力。

  倒是连副市长有些诧异,他一直以为苏青玉是那种特严厉正直的,和吕书记差不多的人呢。

  不过这倒是不影响他对苏青玉的敬佩。

  非常时候行非常事儿。有时候像苏市长这样的行事作风,可能更容易办好事。

  药材销售和教育建设的事儿一直让苏青玉忙碌了大半年。连元宝暑假都没敢来这边打扰她。而是跑外面去参加夏令营了。

  苏青玉听元归说起的时候,心都酸了。

  元宝今年七月就已经满五岁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都是要上小学的大孩子了。

  听元归说,今年已经开始择校了。

  准备九月份就送去学前班学习,明年九月就可以上一年级了。

  和元宝一起学习的那几家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如今都是准备送去国外念书的。

  但是元宝因为苏青玉的缘故,所以肯定是要留在国内的。南方那边的教育环境还不算好,老爷子的意思是,让元宝去首都上小学。

  元归就和苏青玉一起商量这个事儿。

  元归心里当然是舍不得的,他甚至还想着请老师回来教。但是去学校里和同龄人上学,似乎更适合这样的小孩子。

  元宝本人也是喜欢结交朋友的性子。所以元归心里很矛盾。

  “如果她去首都了,就和我们两都分开了,我实在不放心。”元归叹气道。

  “但是那边的教育环境确实也比较成熟。”

  苏青玉对于这个问题给不出意见,“元宝是什么想法?”

  “我问过了,她说想去学校,但是却不愿意告诉我是哪个学校。”

  “那就还是送学校去,回头等她从夏令营回来了,我亲自问她。”

  元归很担心,“万一她还是想去首都呢?老爷子说了很多话诱惑她去。”

  说起来他还有些生气。无非就是老爷子自己也想首都的朋友了,想把孩子也骗首都去。

  苏青玉噗嗤一声笑了,“元先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总会长大,总会独立。你就算舍不得,也得尊重她的想法。她以后长大成家,你这个糟老头子还想管着她?”

  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