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2 / 2)


  “肚子是饱了,可就是眼馋。”温靖佾按揉着肚子,“撑得我有点难受。”

  “撑得慌啊?那最好啊。”陈砚乐了,“我这正好有个能让人快速消化胃里食物的好运动。”

  “什么运动啊?”杨乐也撑得有点难受,最后还剩了大概两人份的饭,他和温靖佾就着菜汤一点没剩全吃了。

  “对,快说什么运动,我这儿难受着呢。”温靖佾也好奇地看着陈砚。

  “刷锅!”

  作者有话要说:  求个肌肉酸痛的膏药……

  昨天和群里妹子聊天,发现一个重大问题!!!

  她们居然都是右手手腕疼!!!

  为什么我是左手啊!!!

  我的画风为何总和别人不一样?

  难道都是因为盛世美颜么……

  ☆、第67章 67.汤

  67.汤

  从来没干过什么家务的两位大少在陈砚的监督下收拾好了厨房,炉子上的汤已经熬得差不多了, 陈砚看看颜色, 伸手关上了煤气灶。

  “砚砚, 你那儿熬得什么啊。”温靖佾吸吸鼻子, “我好像闻到了大枣的味道。”

  “嗯,鼻子真灵。”陈砚将大锅掀开,用赶紧的舀子盛到铁壶里, “是红枣汤。”

  “真香啊。”杨乐深深地吸了一口。这锅盖一掀开,屋子里都是热腾腾的枣香, “可惜我没地了。”

  “当水喝, 要什么地儿啊。”温靖佾拿起旁边刚刷干净的饭碗伸到陈砚面前。“砚砚给我来一碗。”

  陈砚手里的舀子剩下一部分, 倒到温靖佾的碗里。倒的不多,只有小半碗,不过这样凉的更快些。

  温靖佾吹了吹轻轻抿了一口,一股甘甜温热的香味让胃里暖洋洋的, 十分舒服。而且浓郁的枣香充斥口中,随着呼吸都是那甜美的味道。

  “不是很甜, 但是枣味特别浓郁。”温靖佾一饮而尽后舔舔嘴唇, “砚砚,再来一碗。”

  “别喝了。”陈砚头也没抬地继续往壶里盛。“饭后不能马上喝这个汤,尤其你们吃那么多。这是给那些职工喝的。”

  算算时间, 六点多吃饭,现在七点半了,正好能喝了。

  因为晚饭吃的好, 大家精神头都不错,都低着头忙活着呢。

  温靖佾和杨乐则拎着水壶,在每个人带的水杯里倒了一杯陈砚熬好的红枣汤。

  这红枣汤是用大枣和红糖煮出来的,闻着就是扑鼻的枣香,喝起来又暖又甜。

  这工厂里除了温靖佾带来的小分队外,剩下的员工大多都是女性,陈砚也是为了照顾大多数人。

  俗话说的话,女子不可百日无糖,红枣也是温补的佳品。这一锅红枣汤喝起来浓浓的,成本却并不高,又补又实惠。

  “两个老板人真好啊。”有女工感动地说道。

  “是啊。以前那些老板,理都不理我们,还管我们盛饭?喝水?加班都不想给加班费的。”

  “就是说,这里加班费不但按照规定的给,而且还奖金翻倍,天天加班我都乐意。”

  “你们先别干活了,尝尝这汤,大枣熬得,真好喝。”

  也有人心直口快,直接问温靖佾这汤怎么熬得。温靖佾张张嘴,只能看向陈砚那边。

  他哪儿知道怎么熬得。

  陈砚站在杨乐身边,跟杨乐耳语了几句,杨乐了然地点点头。

  “从今天起啊,每天都向大家供应这种红枣汤,大家想喝呢,就去前面的水壶里自己倒。无限供应啊!”杨乐的话让女工们鼓起掌来。

  “得,风头都归你了。”温靖佾溜达到杨乐身边,“砚砚,你免费供应这汤我没意见,关键是你每天过来熬啊?”

  “很简单的,到时候买个机器熬就行,只要材料放足了,味道总不会差太多了。”

  这种供应热饮的模式,前世陈砚的集团里就实施了。冬天的红枣汤,夏天的酸梅汤,春秋两季的百合汤或者梨汤,从来都是不断的。

  据陈砚所知,不少人到他们集体求职,都是因为职工食堂的饭菜好吃,平时的各种小福利不断。吃货总是很容易被拉拢的。

  这也算是经验之谈了。

  “还得一个小时才下班呢,我先送你回家去吧。”温靖佾看看生产的速度满意地点点头。这些女工不但都是熟练工,而且现在士气高涨,出来的半成品又快又好,几乎就没有几件需要返工的,这些半成品只需要最后的钉扣、修边、熨烫等等修饰工作,就算是全部工序完成,可以打包运走,送到门店准备销售了。

  “都快八点了,我还回什么家。反正我爸妈以为我在你家补课呢。”陈砚看看表,“我出去锻炼,你们继续忙活吧,晚上我跟我哥回家。”

  陈砚抛下俩人出去锻炼身体。新的成绩单已经让母亲杨慧去学校领回来了,下午抽空陈砚还打了个电话。虽然有温靖佾负责请假,但是他这还是第一次也不归宿,总要自己说一下的。

  杨慧对陈砚还是很放心的,这孩子从小到大没撒过谎,所以她一点也没有怀疑,反而叮嘱他要好好学习,不要给温靖佾带来麻烦。

  对此陈砚简直哭笑不得,自家这个妈确实是个心大的,她就不想想这俩人公司刚建立,真的会这么闲得慌主动要求给他补课?

  九点钟,工厂下班了,因为大多数都是来京打工的,所以这边应聘成功后,就都在附近找了住处,三分之二的人都可以结伴回家。

  也有一些是在京城安家落户的,和丈夫孩子住在一起,这些人住的稍远一些,不过人不多。温靖佾和陈砚一人一辆车,挤一挤将人送到了车站,免得大家赶不上末班车。

  工作室这帮人有一辆类似金杯车型的中型面包车,连着陈砚一起回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