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54节(1 / 2)





  徐晃眉头微皱,这倒是有些棘手,他军中的军士,披甲率并不是很高,连革甲都是少数。

  “营中尚有三架床弩,你持我手令全部调到河谷大营,务必隐藏住,等黄天使者入阵,再行使用。”

  徐晃唱了一声“诺”后,从杨奉手中接过了木牌。

  杨奉回首看着远方热火朝天的黄巾军大营,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拳头,明天决定他生死的大战就要到来了。

  ……

  太行山的清晨,磐石岭和赤石岭还有他们中间的河谷上都布满了浓雾。

  天放亮了已经有一阵子了,赤石岭上杨奉军的军士都开始吃起了早饭,平日间一天只有两顿饭食,此时战时倒是多了一顿早饭,而且伙食也好了不少,甚至在粟米粥中才能看到些许的肉丁。、

  此时赤石岭山腰的瞭望塔上,两名杨奉军的军士正紧张的看着远方的河谷。

  这样的浓雾大大缩短了可见的距离,虽然杨奉军的斥候已经派遣了出去不少,但是瞭望塔上的军士还是不敢松懈。

  久违的山风从北方呼啸而来,瞭望塔上的军士精神一振,俗话说风起雾散,山风起后也预示这场遮天盖地的大雾马上就要散去了。

  但山风也带来一些奇怪的响动。

  瞭望塔上的军士紧张的看向他旁边的弓手问道:“你听到了吗?”

  “马嘶声。”那弓手点了点头说道,有些小心说道,“应该是我们的斥候……”

  “再看一下……”

  瞭望塔上的军士也不敢确定,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假传军情可是重罪。

  风中的马嘶声越发的急切了起来,隐约之间,瞭望塔上的军士们都已经可以听见,浓雾之中传来犹如大潮涨起般的稀里哗啦声。

  甚至在那重重浓雾之中,都已经可以看见那奔驰的黑影。

  “呜————”

  苍凉的号角声从一个又一个瞭望塔上传来,山脚下的两座营寨也响起了连绵不绝的号鼓声。

  强劲的北风再度吹袭而来,杨奉军眼前的浓雾终于是被彻底的吹散了,强劲的北风吹袭而过,河谷中的浓雾犹如窗纱被卷起一般。

  庞大的黄巾军军阵赫然出现在了杨奉军的视野之中。

  排列着整齐军阵的黄巾军步卒正在缓步向前,一杆杆长枪扛在他们的肩膀,锐利的长枪组成了一片又一片枪矛之林,枪戟如林,阵容鼎盛,军势如山般。

  旌旗如海,几乎遮天蔽日,头戴黄巾的黄巾军军士,紧紧的贴在一起排列着整齐的军阵,背着土黄色的背旗的黄巾军什长在队列中努力维持的队列的整齐,一杆杆队率旗,军候的旗帜游走在队列中。

  此起彼伏的木哨音在各处响起,骑在战马上军司马神情严肃的注视着身后的大纛,他们在等待着中军的号令。

  “咚!”“咚!”“咚!”

  数十面的战鼓被赤裸着上身的黄巾军力士擂响,激昂的鼓声传遍了黄巾军大阵中的每一个军阵。

  大队的黄巾军骑士在一面绣着“龚”字军旗的带领下从军阵中涌出,轰隆隆的踏地之声在河谷中回荡。

  数十队黄巾军的骑士如疾风般掠过黄巾军的军阵,在河谷中呼啸而过,将一支支杨奉军的斥候马队分割,包围,在这些黄巾军的骑士冲击下,杨奉军的马队就如同羔羊一般弱小。

  这些骁勇的黄巾军骑士不需要多久,就能驱逐掉河谷上所有的杨奉军斥候。

  “终于来了……”

  杨奉站在山顶的高台上,脸色严肃的看着山下军阵严密的黄巾军大阵。

  “擂鼓,迎敌!”

  高台上的战鼓被敲响,沉闷的鼓声传向四方。

  四处大营中,军士来来往往,大队的军士跟随着自己的上官从营帐中走出,他们排列着密集的阵型,紧贴着寨墙而立。

  寨墙上,藏身在掩体其后的杨奉军弓手,在各自头领的呼喊声下,缓缓从腰间的箭袋中抽出羽箭,搭在了弓弦之上,所有的弓手视线都聚集在了身后的军旗上。

  军旗一动,则是万箭齐发。

  第九十五章 合战赤石岭(四)

  黄巾军已经列阵完毕,各队的主官早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土黄色的大纛下,许安在一众黄巾军骑士的簇拥下来到了阵前。

  许安右手倒替着长戟,左手握着缰绳,牵引着胯下的枣红马,策马走出大纛,孤身一人行走在黄巾军大阵的阵前。

  两军数万军士的目光此时此刻尽皆集中在许安的身上。

  长戟高举,许安调转马头,面对着身前整齐的黄巾军大阵,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胸中涌起。

  长戟所向之处,黄巾军无数的军士尽皆爆发出一股震天般的欢呼声,军阵之中,无数黄巾军将手中的兵刃高高举起,他们的脸上是不可抑制的激动。

  因为他们坚信,现在单枪匹马立在阵前的许安,就是黄天化身!

  于毒和白绕,眭固三人各带了两千余名军士,被安排在了中军的位置,他们有些失神的看着四周狂呼酣战的黄巾军军士,有些难以置信。

  如此高昂的士气,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狂热的军队,他们也从未见过。

  于毒心中暗自庆信,没有和许安为敌,现在他能明白,为什么为何许安可以短短数月便有如此成就了,拥有这样士气如虹的军队,如何不能在这太行山中百战不殆。

  “出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