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98节(1 / 2)





  卢植腰挂汉剑,罩着一身绛红色的战袍,带着数名亲卫快步踏入了中军大帐。

  “闲话面谈,南面蛾贼的情报这些日子你们应该有所了解,现在速速禀报上来。”

  卢植龙行虎步的走到了中军大帐的首座,紧接着就向帐中的一众将校询问道。

  一名军司马打扮的军官赶紧上前一步,为卢植讲解目前的局势。

  “截断我军通往上党郡南部的太行蛾贼,分为四部,一部乃是许安麾下的大将刘辟,约有四千余人驻扎官道旁,在我军营地南部三十里处。”

  “另外三部蛾贼,分别是左校、郭大贤、左髭三部,规模约在三千余人左右,其营寨以刘辟为中心,居于官道旁各处险要位置,互为援助。”

  两名亲卫趁着那军司马讲解的时候,也在卢植的面前案桌上展开了阳邑附近的山川地势图。

  卢植听完了那汉军司马对截断官道的太行黄巾情报之后,淡淡的说道:“晋城蛾贼势大,上党郡的守军应该不会蠢到支援晋城吧。”

  “上党郡的郡兵有没有在官道南面集结。”

  那汉军军司马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回道:“五日前我等从小道和上党郡取得联系,上党郡的汉军在蛾贼营寨南部二十里处扎营,有2400余人,由上党郡军司马郭华统领。”

  卢植手指敲击着身前的案牍,似乎在思索什么,帐中的一众汉军将校也不敢言语,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他的脾气这些汉军的将校也有所耳闻。

  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后,将军功推给卢植后,卢植就任尚书,如今又加为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威势更是非比寻常。

  片刻之后,卢植抬起头来,抬起眼来看向那名禀报的汉军军司马,冷声问道:“上郡和西郡的援军还要多久才到。”

  “西郡援军有3000人,今日黄昏前能到阳邑境内,上郡路程稍远,援军有4000人,可能还需要三日。”

  那汉军军司马被卢植锐利的眼神盯视,只觉得如芒在背一般难受。

  “传信军司马郭华,明日卯时五刻,袭扰官道附近蛾贼。”

  卢植站起身来,走到那汉军军司马的身旁吩咐道。

  得到那汉军军司马的应和声后,卢植站在帐中一双鹰目环视着大帐中的一众汉军将校,沉声言道。

  “时间紧迫,不要等上郡的援兵了,明日卯时做饭,四刻出阵。”

  “诺。”

  汉军帐中,一众汉军将校皆是齐声应诺。

  第一百五十六章 八尺山之战(一)

  中平三年,夏,八月八日,卯时四刻6点。

  驻扎在阳邑南部的汉军,在卢植的统领下准时出阵。

  自晋中地区通往上党的官道,两面皆是高山丘陵。

  八尺山是其中一处颇大的山丘,刘辟的营寨就安插在八尺山的山顶,而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部,则是驻扎于八尺山周围三处矮山,呈三角之势拱卫刘辟的营寨。

  其中左髭丈八位于刘辟营寨的南侧,被刘辟安排戒备上党郡方向的守军。

  八尺山上黄巾军营寨的瞭望塔上,一名哨卒正神色紧张的站在其上观察着官道上的情形。

  此时已是辰时一刻7点15分,太阳已经从群山之间升起,一道道绸带般的雾气萦绕在其中,虽有光亮但雾气还是影响了人的视野。

  突然这黄巾军的哨卒好像听见了什么,他微微躬低身子,向着周围的军士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瞭望塔内的其余两名军士也屏气凝神,竖起了耳朵,向着八尺山的山下望去。

  山风吹拂而过,隐隐有刀剑碰撞,金戈相击的声音夹杂在其中。

  瞭望塔上的黄巾哨卒脸色一变,他知道官道上是有着己方的游骑的,此时厮杀声传来,定然是己方斥候游骑正在和敌军接战。

  “你们继续警戒,我去禀报将军。”

  黄巾军的哨卒对着身旁的两名军士匆忙说了一声,便从一旁的木梯上疾速滑落而下。

  瞭望塔下,传来了哨卒身上箭袋和兵刃的晃动声,随后哨卒的身影便隐没在了层层的军帐之间,瞭望塔上另外两名军士则是恪尽职守留在其上。

  此时刘辟也已经醒来,他坐在中军大帐的首座,听着从其余三处营寨传来的斥候探报。

  就在这时外面也响起了喧哗的声音,刘辟眉头微皱,如今大战在即,营寨中万万不可出现异变,太行黄巾攻略上党郡一事不容有失。

  刘辟站起身来,军帐中一众黄巾军将校也是面目严肃的看向了帐外。

  就在这时,刘辟的一名亲卫甲士急匆匆的走入了帐中。

  “我军斥候正在八尺山下官道附近与汉军游骑接战,汉军主力可能就在其后。”

  刘辟左手按着腰间的环首刀,稳步走下首座,冷声道:“并州的汉军总算是坐不住了……”

  “左髭丈八何在!”

  帐中一名长髭黄巾军的将校听到刘辟喝令,赶忙走出了队列。

  “三日前,我军斥候探查到上党郡的汉军在南部二十里处扎营,如今汉军主力自阳邑出阵,上党郡的汉军必然前来袭扰,你早做准备。”

  “左校、郭大贤!”

  另外两名黄巾军将校听到刘辟的呼喊,也是拱手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