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106节(1 / 2)





  赵宜心中一惊,猛然抬起头来,这声音他很是熟悉。

  “这……”

  赵宜圆睁着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让他感到震惊的并不是被一众黄巾军将校簇拥着许安,也不是黄巾军严整的军阵,而是跟在许安身侧的阎忠。

  第一百六十八章 豪强士族

  上党汉军长平一战而覆,卢植撤军,整个上党汉军再无一战之力。

  太行黄巾一路势如破竹,各处还残留的汉军不是归降,就是全军尽没。

  黄巾军的信使带着阎忠为黄巾军撰写的缴文疾速而去,沿路无数城池皆是传缴而定,少数几个负隅顽抗的城池也在黄巾军主力的猛攻之下,轻而易举的便陷落了。

  而那些胆敢顽抗的城池,城中的豪强、官吏无一例外全部黄巾军尽数斩杀,这也使得更多的人失去了抵抗的决心。

  中平三年,十月七日,整个上党全境已被许安纳入统治之中。

  留守在太行山中的部队也源源不断的开赴进了上党郡内,整个上党只有些许豪强还在坚守钨堡没有投降。

  这些钨堡其实要拔除对许安来说不过只是时间问题,不过许安却没有急于拔除这些钨堡。

  许安如今麾下大多数军士都历经过战阵,但后续肯定要征集更多的士兵,来应对接下来的战事,而这些顽抗豪强的钨堡,就是最好的练兵场所。

  历史上的上党郡人口仅次于太原郡,约有两万八千余户,总人口有12万之多,这还没算上一些隐没的人口。

  虽然现在还没有具体统计,但再加上太行山山中的居民,许安治下的民众估计有十七万余人。

  连番的大战下来,直辖于许安麾下的军队如今只有两万两千余人,高都城一战,黄巾军虽然准备齐全,但还是在高都城下丢下了两千多具尸体。

  八尺山一战,刘辟率军成功阻拦了汉军的突击,但也是死伤惨重,刘辟本来有一万七千余人,但是等到汉军撤军时,尚有战力的只余下了一万多人,伤亡了足有七千余人。

  中平三年,十月十日。

  长子城上遍插黄旗,城墙之上,头裹着黄巾的军士肃穆而立,来来往往的兵丁行走在其上。

  街道之上行人稀少,颇有些清冷,但时不时能听到一阵整齐的踏步声,长子城中的百姓都能看到,那些披挂着甲胄,头戴着黄巾的军士握持着长矛排列着整齐的队列从街道走过。

  各处的城门皆是大开,身披着铁甲的黄巾军武卒在黄巾军将校的带领下,尽职尽责的盘查着来往的军民。

  “哒哒哒……”

  看守城门的黄巾军队率微微侧耳,他抬起头来,目光越过身前那名进城百姓的肩膀,看向那百姓的身后。

  眼前三十多名头裹着黄巾的骑士正策马而来。

  “戒备。”

  黄巾军队率,挥了挥手,示意城门附近的百姓让开一条道路,沉声喝道。

  城门附近的黄巾军武卒皆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马蹄声渐进,黄巾军的队率也看清了眼前的事物。

  那三十余名骑士的身后,是七八架颇为华贵的马车,随行的人员加起来还有一百多人。

  “奉大贤良师令。”

  一名骑士打马而来,将手中的印信递交给守卫城门的武卒队率。

  “召集上党郡各大家家主前来长子。”

  武卒队率从那骑士的手中接过印信,仔细的勘察,确认无误后便交还了出去。

  “诸位同道一路辛苦。”

  武卒的队率向着领头的骑士行了一个军礼后,也不拖沓,立刻指挥着身后的武卒让开了一条道路。

  白绕骑在马上微微低头,也是郑重的向着武卒队率回了一礼。

  “同道……”

  同道,同道,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人。

  每每念及,白绕总是一种暖意充斥在胸腔之中。

  黄巾军中鱼龙混杂,各地各处之人皆有,互相称呼也是混乱不堪,后来许安下令军中之人相互称呼,上官称呼军职,平级可呼同道。

  久而久之,黄巾军中众人称呼,多称同道。

  白绕晃了晃头,清了清脑中的思绪,他看着城门处让开的道路,转头冷声道。

  “如今已到了长子,觐见大贤良师,罪人如何能安坐车架之上。”

  “传令下去,让他们抛下车架,步行入城,觐见大贤良师!”

  “诺。”

  随行的骑士唱了一声诺后,调转马头将白绕的命令一字不差的传回了身后的车架之中。

  车架群中,登时一阵鸡飞狗跳,变得嘈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