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黄天之世第912节(1 / 2)





  如今能够站在殿内的那些军将,级别最低都是军司马一级的军将。

  明军之中可没有什么滥芋充数的酒囊饭袋,靠着裙带关系,靠着其他的关系想要上位,在明军之中比起登天还要难。

  殿内众将,都是从尸山血海之中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就是那些枢密院的参谋,那些都从战场之中退下的老军官,光是身上带着的煞气就足以让人胆寒。

  “西域行省及远西地带,设军区管辖,定名‘安西’,暂定兵额五万,由西域巡抚郭泰兼领首任兵备道。”

  许攸读到这里的时候,双目微凝,声音不由的也稍微放缓了一些。

  他主管中书府,军事上的事情他并不知情,但是他看到西域单独设下一处军区之时,许攸本能的感觉到不简单。

  若非是就在朝会之上,所有的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现在真想看一看许安的神色,看是否能够从其中看出什么端倪。

  他现在都还记得,那天他在殿阁之中看到许安桌面之上摆放着的那个“地球仪”,还有许安给他的讲述的那一个故事。

  日不落……

  “总有一天,无论朝阳如何升起,如何落下,我们所拥有的疆域都将有一地是白天。”

  “到那个时候,太阳将永远不会在我们的国家落下,黄天将会永远的照耀着我们的国家,天命将会永世卷顾着我们的国家!”

  西域如今局势十分的稳固,但是许安还是单独设下一军区,并且定下了兵额五万人,远超北域军区,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恐怕要不了多久,等到西域军区建立,补充完兵额之后,便是进取西方之时。

  许攸眼神重新变得清明,握持着诏书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现在甚至庆幸当初刺杀灵帝的事情没有成功,才让他有了机会。

  若是成功,只怕他也没有机会加入太平道之中,自然也不可能成为中书府的府令。

  “南疆行省及远南地区,设军区管辖,定名‘南洋’,暂定步兵兵额三万人,海军两万千人,总兵额六万人,以益州巡抚张燕暂时兼领兵备道。”

  许攸童孔微缩,水师两万人,这样的规模可是当初辽东舰队和海东舰队加起来的体量。

  辽东舰队和海东将对当初能有那般庞大的体量,还是因为需要压制汉庭。

  但是现在汉庭以灭,许安却决定在南洋军区之中设下一支两万人的海军部队。

  虽然知道是暂定兵额, 但是还是让许攸有些惊讶。

  而殿内的一众军将官员也是同样感到惊讶,他们的神色之中都带着疑惑和不解。

  许攸偷眼看了一眼四下,他发现,只有贾诩和那些重号将军仍然是泰然自若,显然许安早就将其告知中军府的人还有一众重号将军,这或许是一起商定出来的结果。

  许攸双目微凝,口中没有停下,继续念着后续的安排和布置,但是心中却是在急速的思索着。

  他记得许安在击败汉庭之后,多次提过开海一事,又将部分海东舰队和辽东舰队调入南方,还修建新港,组建远洋船队。

  南疆的地图在许攸的脑海之中缓缓浮现了起来,许攸的神色凝重。

  他知道许安在之后多半是不会容许那些什么骠国、盘越国还独立的存在着。

  恐怕除去南疆行省之外,如今的大明还会再南方再多出一个行省。

  第九百一十九章 尚武

  宣政点内,一众文武官员皆是暗自思索。

  有人跃跃欲试、斗志昂扬,有人目光闪烁、似在思念,有人则是紧蹙眉头,忧心仲仲。

  许安坐在紫座之上,扫视着殿内一众神色各异的文武官员,注意着他们的神色。

  下方情状一览无余,那些跃跃欲试、斗志昂扬者多是武将,而且多为军司马、校尉一级的中层武将。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刀枪入库、休戈止战,与民休养是众人的期许,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武人来说,没有了战事,便没有办法收获战功。

  和平的年月,想要成就将军,那便需要靠资历,靠人脉,靠各种各样的东西。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明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年轻到最年长的都不过只是四十余岁,普通的军卒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包括这些军侯和校尉也多是三十多岁出头,罕有四十岁的者。

  作为武将之首的龚都,如今也才不过四十二岁,一众明军的军将的年龄也都在三十四岁的年纪,正值壮年。

  他们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所有的对手,无论是匈奴、还是鲜卑,亦或是汉魏两庭,都败在了他们的手中。

  他们的斗志昂扬,他们的战意高昂,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他们都进入过太平道的军校,经历了军校的学习,甚至优异者还进入过讲武堂之中学习战法,接受知识。

  他们对于世界并非是一无所知,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之上还有许多国家、许多地界,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辽阔。

  他们知道如今华夏只占据了其中的一部分,再更西方,还有无比广袤的土地。

  有些地方已经被其他国家所占据,而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人涉足。

  原先不知道便罢,如今知晓了这一切,又怎么能够泰然自若。

  历朝历代,凡开疆拓土者,皆名垂于青史,受万众所敬仰。

  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封侯拜将,此为大丈夫!